无障碍 关怀版

印度知识产权政策管理框架简介


印度知识产权政策管理(IPRPM)框架涵盖以下8种类型的知识产权:

(1)专利;

(2)商标;

(3)工业设计;

(4)版权;

(5)地理标志;

(6)半导体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7)商业秘密;

(8)植物品种。

这些领域通过相应的法令和条例加以管理。该框架将所有知识产权纳入一份愿景文件,建立了实施、监测和审查知识产权法律的体制机制。该政策有7个目标,旨在通过加强对发明者、艺术家和创作者的保护和激励,创造一个鼓励创新和创造的环境。为实现既定目标,采取了若干措施。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遵守和缩短知识产权申请和处置的时间,向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教育机构退还费用,以及加快对某些类别申请人的审查。

根据印度国家知识产权(IPR)政策开展的目标和活动的详情如下:

1. 适当修订知识产权法律和规则: 改进处理申请的程序要求,以加快批准和处置。

2. 知识产权局的现代化及数字化: 改进知识产权办事处的运作和业绩,并简化工作流程。

3. 初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计划(SIPP),以鼓励初创公司填写专利申请。

4. 降低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和教育机构的专利申请费,鼓励专利申请。

5. 加速审查某些类别的申请人,如初创企业、小型实体、女性发明家,以便迅速授予专利。

6. 意识倡议和方案:针对利益相关方在业务发展的早期阶段灌输保护其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7. 国家知识产权意识任务(NIPAM):旨在向教育机构传授知识产权意识和基本培训。

8. 国家知识产权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和奖励在知识产权创造和商业化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机构、组织和企业。

9. 政府已修订专利促进计划,以寻找可申请专利的发明,并在申请和获取专利方面提供充分的财政、技术和法律支持。

10. 扩大知识能力和技能建设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的知识产权学习、研究和发展,在“面向全人教育和学术的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计划”(SPRIHA)下,全国各地设立了知识产权讲座。

11. 知识产权的商业化 :在全国多所中央、国立大学和国务院科技局设立了技术创新支持中心,以支持知识产权教育、促进知识产权申请和促进知识产权商业化。


转载自南亚标准研究暨成都技术贸易措施



发布时间:2023-8-28 12:54:17